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張旭東 黃先輝)近日,宜城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院內首例經皮球穿刺三叉神經半月節囊壓迫術(PBC),填補了該項技術在醫院的空白,同時也為宜城市的三叉神經痛患者帶來了福音。
81歲的詹奶奶11年前被診斷為左側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曾接受三叉神經V3支撕脫術治療,然而手術后效果欠佳,后長期口服藥物治療。
近日,她左面部疼痛加重,范圍較前增大,輕觸面部就會有刀割樣和電擊樣的疼痛,正常洗臉、刷牙、進食、咀嚼甚至講話都十分困難,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后來,詹奶奶輾轉來到宜城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會診后轉住院治療。
入院后,神經外科主任程永壽專家團隊在詳細了解患者病情及基礎疾病后,積極完善相關檢查;同時程永壽主任組織科室團隊進行討論,擬定了多種治療方案,考慮到患者年齡大、體形消瘦虛弱、脊柱極度后凸等身體的綜合狀況,恐怕難以承受開顱手術的創傷及風險,最終選定了時間短、創傷小、風險相對較低、不開顱、恢復快的經皮穿刺三叉神經半月節球囊壓迫術(PBC)。對此,家屬考慮患者高齡及第一次手術效果欠佳,所以仍心存顧慮,經過與神經外科醫護人員的充分溝通下,患者及家人欣然接受微創手術治療。
在麻醉科、心血管內科導管室等科室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下,程永壽主任帶領團隊成員黃先輝醫生在患者面部用穿刺針于DSA輔助定位下,將球囊導管精準置入Meckel腔,再將造影劑注入球囊中,壓迫三叉神經半月節,待球囊擴張呈標準“梨形”后,精準壓迫引起疼痛的神經,完成后拔出穿刺針和球囊導管,壓迫穿刺點,約半小時就完成了手術。
麻醉蘇醒后,詹奶奶左面部痛感消失,加上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和專業護理,術后第二天即痊愈出院。
程永壽主任介紹,三叉神經痛被稱為“天下第一痛”,說話疼、吃飯疼、刷牙疼、洗臉疼,甚至清風拂面都會疼,疼起來像電擊、像刀割、像針刺。多發生于中老年群體,主要表現以單側顏面部放射性閃電樣疼痛,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發病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嚴重的患者會痛得吃不下、睡不著,嚴重影響生活。三叉神經痛很難自愈,如果診斷、治療有誤,將經久不愈。所以當臉部明顯感覺到劇烈疼痛時,應立即到醫院進行診治,明確病因并進行針對性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和造成不必要的身體損害。